浏览数量:662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5-05-16 来源:本站
图书推荐
在这个推崇速读与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像一泓清泉,静静流淌过浮躁的现代人心田。表面看来,这是一部家庭回忆录,记录着钱锺书、杨绛与女儿钱瑗三人平凡却不平凡的生活点滴;深入其中,却发现这是一部关于记忆、时间与存在的哲学沉思录。当杨绛以九十二岁高龄执笔写下这些文字时,她不仅在记录一段逝去的岁月,更在进行一场与时间抗衡的壮举——用文字的永恒对抗生命的短暂,用记忆的完整对抗存在的碎片化。
《我们仨》的结构本身就是一场记忆的戏剧化呈现。全书分为三部分,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再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构成了一部家庭的生命三部曲。杨绛开篇便以梦境起笔:"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这种叙事选择绝非偶然,而是暗示了整部作品的本质——记忆本身就是一场亦真亦幻的梦。当最亲密的两个人相继离世,留下的那个人便成了记忆的唯一守护者,而记忆的保存与传递,便成为对抗死亡与遗忘的最后堡垒。
杨绛笔下的日常生活细节具有惊人的生命力。钱锺书为妻子做早餐的"五分钟鸡蛋",钱瑗小时候的"格物致知",一家三口在图书馆各自占据一隅的静谧时光——这些看似琐碎的片段在杨绛的笔下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品质。法国哲学家伯格森曾言,真正的持续时间是由记忆构成的。《我们仨》中那些不断闪回的生活场景,恰恰构成了一个超越物理时间的"绵延"世界。杨绛通过文字的魔法,将这些日常时刻从时间的洪流中打捞出来,赋予它们抵抗遗忘的力量。
杨绛的叙事艺术在《我们仨》中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她以看似平淡的笔触描绘最深切的情感,用克制的语言表达最浓烈的思念。当写到女儿钱瑗病逝时,她只写道:"圆圆(钱瑗小名)回去了。"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不是情感的匮乏,而是历经沧桑后的澄明。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曾说:"在错误的生活中,没有正确的生活。"杨绛的文字却告诉我们,即使在充满苦难与别离的生活中,依然可以保持一种高贵的正确——那就是记忆的忠诚与爱的尊严。
《我们仨》中最动人的莫过于杨绛对"家"这一概念的重新定义。在她的叙述中,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关系结构,一种存在方式。当三人分居两地时,书信往来构成了家的纽带;当钱瑗住院时,病房成了临时的家;当最终只剩下杨绛一人时,记忆成为了承载家的唯一容器。这种家的概念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观念,呈现出存在主义式的深刻——家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通过每个家庭成员的存在与选择共同构建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是自己选择的总和。杨绛一家的生活哲学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他们通过日常的选择与互动,共同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家园。
面对不可避免的失去与死亡,杨绛展现出一种既非悲观也非盲目乐观的智慧态度。当"我们仨"变成"我一个人"时,记忆成为了延续存在的唯一方式。杨绛的写作因此具有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仪式功能——通过叙述死者生前的言行,使其在文化记忆中继续"存在"。古巴作家因方特曾说:"我们死两次,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一次是当最后一个记得我们的人死去时。"杨绛的《我们仨》正是为了推迟那第二次死亡而作。
在当代社会普遍遭遇家庭关系解构与价值虚无的背景下,《我们仨》提供了一种抵抗异化的可能路径。杨绛一家在动荡年代中保持的精神独立与相互扶持,构成了一种"日常生活抵抗"的范例。他们通过读书、写作、相互关爱这些看似微小的实践,守护着人性的尊严与精神的自由。这种抵抗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如细雨润物般的坚持,却同样具有改变生命质量的力量。
《我们仨》最终超越了一部家庭回忆录的范畴,成为一部关于人类普遍处境的寓言。每个人终将面对亲人的离去,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记忆共处。杨绛以她的文字向我们展示:记忆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构;哀悼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型关系的开始。当现实的"我们仨"不复存在时,记忆中的"我们仨"却获得了某种永恒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意义匮乏的时代,《我们仨》提醒我们停下脚步,回望那些构成生命本质的关系与时刻。杨绛的文字像一位智慧长者,轻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辉煌,而在于那些与所爱之人共享的平凡瞬间;对抗时间的方式,不是徒劳地追求永生,而是忠实地记忆与深情地叙述。
当合上这本书,我们不禁会想:在自己的生命中,有哪些"我们仨"的瞬间值得珍藏?又有哪些记忆的碎片,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打捞起来,成为抵抗遗忘与虚无的堡垒?这或许就是《我们仨》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它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一段非凡的家庭故事,更启发我们思考如何书写自己的存在篇章。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江苏教师教育 | 南京智慧教育云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opyright @ 2020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许可: 苏ICP备2021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