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燕子矶初中部】聚焦核心素养,深耕思维课堂 ——栖霞区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

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初中部     发布时间: 2025-04-15      来源:本站

2025415日下午,栖霞区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初中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数学研训员袁华老师主持,来自全区各中学的八年级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一同探索几何复习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新闻1_html_m3035a9a5.jpg

杨利平老师以“尺规作图”为教学切入点,展开“特殊四边形性质与判定”专题复习课。通过构建“一题多解”的探究性学习场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特殊四边形的构图策略。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定理的本质理解,更在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提升。

新闻1_html_d3c14de.jpg

王子竹老师围绕“矩形折叠”和“图形旋转”问题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层层追问,学生完成了图形中线段长度的计算推演,探究了图形变换中的不变性。在问题链引导过程中形成了图形变换问题的解题路径,实现知识与方法的结构化,促进学生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新闻1_html_a4ac34a.jpg

姜春红老师以《复习课的设计与教学思考》为主题,立足两节研讨课展开阐释。讲座提出了“三阶四维”复习课设计路径:以知识梳理、方法提炼、思维建模为进阶,串联概念理解、技能迁移、问题解决、素养发展四个维度。她还强调复习课应实现“三重转化”:变知识罗列为认知冲突,变题型训练为方法提炼,变教师讲授为学证收集。

新闻1_html_4f73b3fb.jpg

袁华老师结合两节课例进行几何复习课教学指导:‌一是重构教学框架‌,强调“探寻图形变换中的数学本质”,将知识方法整合为“变换性质-结构关联-建模应用”体系;‌二是重视思维提升,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发展推理能力;‌三是强化方法提炼,让不同层次学生获得生长支点。教师应聚焦“数学眼光观察、数学思维分析、数学语言表达”三大素养,将解题训练升格为思维体操。

新闻1_html_m75f567ca.jpg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研讨、讲座分享、专家点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仅让老师们收获了可落地的复习方案,也搭建了区域内、校际间交流展示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下阶段,学校将继续以新课标为引领,以课堂为主阵地,凝心聚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栖霞教育信息网

学校概况

Copyright @ 2020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许可:  苏ICP备2021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