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燕子矶初中部】「燕园·新星语」一次成长的必修课——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纪实(5)

浏览数量:216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     发布时间: 2022-11-24      来源:本站

      为促进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提升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我校于11月初拉开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序幕,11月上旬开展了教育教学理论测试和演讲比赛,本周按学科分组进行课堂教学竞赛,以赛促研、以赛促教,通过比赛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

      11月24日上午,语文组和数学组青年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比赛,此次比赛特别邀请了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蔡方老师、潘丹婧老师,数学教研员单烨娟老师、袁华老师担任评委。校内评委有:语文教研组长姚春照老师、数学教研组长姜春红老师。

     语文:史秀中老师由描写秋景的诗句导入刘禹锡的《秋词》,采用范读、学生个别读、小组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感知诗词,结合字词注释、诗词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词,通过手法分析鉴赏诗词,通过意象探讨、知人论世帮助学生体悟作者情感。      洪晓彤老师执教《潼关》一课,她选用群诗阅读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诗歌内涵及诗人思想。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对学生回答的总结和点评,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答案,整节课环节紧凑、过程流畅、结构清晰。马佩琳老师以“雨”字的演变过程引出“雨”的多重含义,导入新课《夜雨寄北》。通过反复朗读,代入诗人心境,借助作者生平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最后对比同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虚实结合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并当堂完成了背诵与默写任务。王俊贤老师以陆游的爱国情怀为主题,围绕《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这首诗展开,课堂进行了群文阅读设计,呈现了陆游的相关诗词,层层深入,引发学生思考。由“男儿境”到“男儿志”,再到“男儿梦”,最终让学生深度感悟爱国主题,体会家国情怀。

    数学组的赛课课题是八上《6.3一次函数的图像(1)》,四位老师教学各具特色,将全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活动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孩子带入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数学:宋欣露老师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引入巧妙有趣,体现了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学设计的问题明确、表述规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动手画图,课堂效果良好。李晶老师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函数模型,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函数图像的特征,课堂中借助几何画板验证猜想,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化经验。靖雅老师从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引入,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中学生的画图操作时间充分,让学生在做中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谢敏老师的课堂讲解细致,板书设计结构清晰,课堂中学生动手画图的时间充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赛后,语文组和数学组分别开展教研组活动,以赛促研、以赛促教。

    此次赛课,引领青年教师聚焦课堂,为教学进行把脉诊断,老师们相互切磋、琢磨交流,关注学生、共研教法。我们相信,通过比赛,每位青年教师都将在反复磨练中散发光芒,迅速成长。

三尺讲台,扎根专业,

不断学习,步履不停,

创新形式,不惧挑战,

青年的力量,一直在路上!


栖霞教育信息网

学校概况

Copyright @ 2020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许可:  苏ICP备2021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