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燕子矶初中部】躬耕教坛 爱满天下——记我校陈宁老师赴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支教

浏览数量:578     作者: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1-24      来源:本站

躬耕教坛 爱满天下

——记我校陈宁老师赴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支教

20238月,为了曾经的支教梦想,陈宁老师从南京奔赴青海西宁,投身到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中,成为了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的一名支教老师,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新的色彩。

陈宁老师担任学校七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凡。课堂上,她亲切地与学生们交流,讲课风格独特而富有魅力。由于低氧环境,课堂进行到一半,她就会感到胸闷气喘,需要调整呼吸和喝水进行缓解。陈宁老师也曾因高原反应卧病在床,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她对教育的热爱和课堂质量,陈老师的课堂依旧活跃,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汲取知识。

我们班留守儿童比较多,父母外出务工,他们每天背着厚重的书包上下学,独自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但是孩子们独立性很强。”陈宁老师说。在支教的这四个月里,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东西部教育的差距,认为孩子们需要丰富的阅读,于是专门开设课外阅读课,开拓学生视野,使他们的课余时光浸润在缕缕书香中。她深知三尺讲台虽不宽,却紧连着孩子们广阔的思想;一块黑板虽不大,却播洒着无数希望的种子。“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打开眼界,有走出去的欲望,不想让他们安于现状,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陈老师说。

课后,陈宁还会嘱咐孩子们多出去运动,还会给孩子们贴心送去礼物,一个棒棒糖、一个小发卡,孩子们兴奋地接受礼物后,互相分享,感受彼此的快乐。跨越2000多公里,无论是气候还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她说:“这里的孩子会叫我穿秋裤”,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关心,让远在他乡的陈宁老师感受到来自家人一样的关心。

在一句句叮嘱和一声声关怀中,师生的关系被慢慢拉近,陈宁老师和学生亦师亦友,共同分享学习生活的点滴。中秋节期间孩子们带来自家制作的青海月饼让她品尝,她和孩子们还相约这个寒假相互记录当地的社火民俗。

陈宁老师的笑容温暖而真诚,无论是鼓励学生还是与同事交流,她总是带着那标志性的微笑,让人感到舒适和信任。在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分享教学资源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校外公开课,获得了优异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仅丰富了教学方法,也拓宽了教学思路。

生活和工作,如同鱼与熊掌,二者往往难以兼得。尽管陈宁老师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但心中未免还有一些遗憾。2023年陈老师的儿子参加高考,9月开学去上大学,陈老师没能去送他。这种擦肩而过的瞬间成为她难以忘怀的遗憾。

在未来教育教学的旅途中,相信会有更多像陈宁老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们,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支教之路,奔赴远方,无问西东。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春风化雨,启智润心。

陈宁2024.1_html_2a96e78f.jpg陈宁2024.1_html_5d059184.jpg陈宁2024.1_html_m709a450c.jpg陈宁2024.1_html_m39923d68.jpg


栖霞教育信息网

学校概况

Copyright @ 2020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许可:  苏ICP备2021012002